四面楚歌之下,盧卡申科突然宣佈就職
2020/10/25 | 劉嘉 | 收藏本文
摘要:隨着時間的推移,盧卡申科應對國內風暴的方式逐漸起了變化,他似乎已經替白俄羅斯做出了選擇。
沒有事先宣揚,沒有外國嘉賓,更沒有直播——當地時間9月23日,亞歷山大·盧卡申科手扶憲法,在首都明斯克的獨立宮完成了就職典禮。這是他第六次當選白俄羅斯總統。
“總統就職的日子是我們與你們的勝利日,是充滿説服力和決定性的一天。我們不僅選擇了國家總統,還捍衞了我們的價值觀,我們的和平生活、主權和獨立。在這方面,我們仍有很多工作要做。”盧卡申科在就職演説中説,“即使按世界標準來説,白俄羅斯也是一個非常年輕的獨立國家,白俄羅斯人作為一個民族已不再是兒童,我們是人民。”
這個發言與他上世紀90年代進入權力場時的表態有異曲同工之處。當時農民出身的盧卡申科一直以人民代言人的形象出現,許諾以“我們共同的目標和勞動”結束國家危機。在1994年的總統就職典禮上,38歲的盧卡申科引用亞伯拉罕·林肯所説的“民主的本質”,宣佈“無政府狀態的終結已經到來”。
2020年9月23日,白俄羅斯明斯克,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在獨立宮出席就職典禮。
那一年,盧卡申科的確找到了人民的“痛點”。針對腐敗的權貴階層和體制的反抗成就了他的仕途,使其在民眾中享有很高聲望,並被白俄羅斯人暱稱為“老爹”。但26年過去,儘管不時下地收土豆和開拖拉機,他看起來更像是自己曾反對的精英統治階層,被抗議者戲謔喊成該下台的“薩沙”(亞歷山大的小名)。
就職典禮保密到最後一刻
這場儀式極為低調,直到9月23日上午獨立宮附近出現安全部隊軍人和一批特種裝備、內扎列日諾斯蒂大街被封鎖後,外界才傳言説這可能是盧卡申科即將宣誓就職。只有數百人獲邀出席儀式,其中包括國家高級官員、白俄羅斯共和國院(上議院)和眾議院(下議院)議員、國家機構和組織負責人等。
據《俄羅斯商業諮詢》(RBC)等媒體23日報道,盧卡申科的就職典禮保密到了最後一刻,就連俄羅斯駐白俄羅斯大使德米特里·梅岑採夫也未受邀請。而在2015年,包括政府成員與外國客人等,他的就職典禮有大約1000人蔘加,俄羅斯聯邦共產黨領導人久加諾夫和烏克蘭前總統庫奇馬均到場見證。
白俄羅斯媒體tut.by稱,甚至有些白俄羅斯部長都不知道在這天舉辦就職典禮。白俄羅斯反對派協調委員會將這場儀式稱為“單方面宣誓就職特別行動”,盧卡申科在防暴警察的保護下,在保密和重安保的氣氛中,匆忙帶進了小圈子的官員們。
路透社援引當地媒體播出的畫面稱,手持白紅白旗幟的抗議者們開始在明斯克聚集,一些抗議羣眾諷刺地喊着,“薩沙,趕緊出來,我們一起慶祝”,盧卡申科的批評者則在社交媒體上呼籲民眾進行大規模抗議遊行。
這是自8月9日總統選舉引發白俄羅斯政局動盪以來,盧卡申科的最新動作。隨着時間的推移,盧卡申科應對國內風暴的方式逐漸起了變化。從起初的上街與民眾對話、走訪工廠、承諾通過修憲分享總統權力,到穿防彈衣單手提突擊步槍亮相和抓捕反對派,再到外訪見俄羅斯總統普京,他似乎已經替白俄羅斯做出了選擇。
近來頻繁會見俄羅斯政要
一個顯著信號是,盧卡申科頻繁會見俄羅斯的政府官員。據俄羅斯衞星通訊社9月22日消息,盧卡申科當天在明斯克會晤了俄羅斯濱海邊疆區行政長官科熱米亞科,表示明年要訪問遠東地區:“我已經告訴孩子們,明年我們將選擇時間,一定會從阿爾泰出發,一路經過貝加爾湖、濱海邊疆區、薩哈林、勘察加半島,去這些地方看看自然奇蹟。”
更早的9月1日,盧卡申科訪問白俄羅斯西南部的佈列斯特州時,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描述為“共同的祖國”。他説:“無論你們在那裏説什麼,無論在我們的廣場上説什麼廢話,我們都將維護我們共同的祖國。我們共同的祖國,兩個民族來自同一根源,這是從佈列斯特到符拉迪沃斯託克(俄遠東城市)的祖國。”
在俄羅斯表態承認盧卡申科的合法性後,近年關係微妙的兩國重新成為緊密的兄弟國家,俄白聯盟國家議題隨之取得突破性進展,俄方官員重新開始在經貿、工業、能源、文衞等領域大力推進一體化進程。
9月3日,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到訪明斯克,在與盧卡申科會晤後宣佈就俄白聯盟國家未來發展問題達成一致,並稱俄羅斯完全尊重白俄羅斯主權。以此為基礎,普京14日在俄旅遊城市索契會晤盧卡申科,承諾俄羅斯將向白俄羅斯提供15億美元貸款,且俄方會遵守雙方在俄白聯盟條約和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框架下的所有協議。
盧卡申科對此全盤接受,這與他在大選前的態度大相徑庭。今年2月盧卡申科曾説,白俄羅斯“被強迫(同俄羅斯)進行一體化”。他還強調,兩國真正的一體化並不應該妨礙白俄羅斯的主權和獨立。
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於1999年12月簽署《建立聯盟國條約》,該條約在1997年《俄羅斯和白俄羅斯聯盟條約》的基礎上將俄白聯盟關係提升為建立一體化的聯盟國家的關係,提出以邦聯制在外交、經濟以及貨幣上實行一體化。
但在即將踏入2000年的數小時前,時任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突然宣佈辭去總統職務,時任總理普京受命成為代理總統,並在之後成為俄羅斯的“強人總統”。《建立聯盟國條約》被遺忘在了角落。
到了2018年年末,俄羅斯方面突然對推動一體化積極起來。由於在能源領域高度依賴俄羅斯,白俄羅斯在俄羅斯原油税改案中損失慘重,幾乎沒有談判籌碼。但盧卡申科敏鋭察覺到了自身的價值,他在去年1月10日的一場會議上威脅稱:“如果俄領導人選擇失去其在俄羅斯和西方之間的唯一盟友,那就由他們去吧。”
延長任期不等於重掌大權
突然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一場被民眾質疑造假的選舉改變了一切。經濟停滯、民眾大規模抗議、體制內人士倒戈、變化中的國際局勢……盧卡申科四面楚歌。在西方語境中,他成為了需要被譴責的“歐洲最後一個獨裁者”。
對白俄羅斯民眾而言,盧卡申科成了一部分人反抗的對象、另一部分人聲援的對象。從媒體拍攝的現場畫面來看,前者佔據了絕對上風。自8月9日起的每個週末,明斯克等城市持續出現大規模抗議。但正如白俄羅斯國歌開頭唱的那樣——“白俄羅斯人是愛好和平的人”,這些抗議總體呈非暴力形態,與烏克蘭當年的顏色革命不具可比性。
2020年9月23日,盧卡申科在就職儀式上發表講話。
“如果藉助現代政治學理論來解釋白俄羅斯的抗議活動,是無法預測其未來會如何發展乃至收尾的。”莫斯科卡內基中心項目主任安德烈·科列斯尼科夫(Andrei Kolesnikov)撰文稱,但蘇聯哲學家巴赫金有關中世紀狂歡節文化的著作很好地説明了白俄羅斯抗議的邏輯。
巴赫金曾在其1965年的書中寫道,漫畫和狂歡節是與所有官方進行對抗的一部分。科列斯尼科夫認為,這可以用來理解當前白俄羅斯的抗議活動——廣場上的人們已經不再恐懼,而是將當局描述成可笑的樣子。
對狂歡節精神感到恐懼的反而是盧卡申科,他已經掌管這個國家26年了。如今,越來越多的人走上街頭批判他的治國方式,即使他們沒有找到一個更合適的總統候選人。
“他剛上台的時候,他相信自己説的話,人民也相信。他們要懲罰精英階層,於是就選了一個他們認為會這樣做的人。”1994年擔任過盧卡申科競選經理的費杜塔(Aleksandr Feduta)近期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説,“他可以延長任期,卻無法重掌大權。”
白俄羅斯反對派領袖、身在立陶宛的季哈諾夫斯卡婭將盧卡申科的就職典禮稱作“退休儀式”。她強調,白俄羅斯人民並沒有賦予盧卡申科繼續擔任總統的任務。
在就職典禮上,盧卡申科形容自己的勝選是“令人信服的決定性勝利”。他還強調,試圖在白俄羅斯掀起一場顏色革命的嘗試失敗了,白俄羅斯或許成為唯一一個在手段上破解了西方“顛覆技術”的國家。
對於他的突然就職,多個歐美國家第一時間表達了拒絕承認的態度。美國國務院官員稱,白俄羅斯的總統選舉既不自由也不公平,美國不認為盧卡申科是該國合法當選的領導人。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發表聲明稱,盧卡申科所謂的就職典禮以及所謀求的新的總統任期不具任何合法性。德國、英國、波蘭、捷克、波羅的海三國、烏克蘭也發表了類似聲明。
當媒體要求普京的新聞祕書佩斯科夫發表意見時,他坦言,克里姆林宮不願發表任何評論,白俄羅斯是擁有絕對主權的獨立國家,典禮是否舉行,如何舉行,他們自己説了算。佩斯科夫還澄清説,他不知道普京是否會向盧卡申科再次表示祝賀。
相關報道
評論